热门导读
首页 > 科技科普 > 成都市老科协等学会举办《中国人与诺贝尔奖》科技报告
成都市老科协等学会举办《中国人与诺贝尔奖》科技报告

为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按照省、市科技主管部门关于2016年科技活动周的部署,2016年5月18日上午,由省、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省、市自动化学会,省、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市学会研究会,市机械工程学会,市科技活动服务中心在成都市科技会堂联合举办《中国人与诺贝尔奖》科技报告会,100多名老中青科技工作者踊跃参加。

科技报告主讲人查有梁老师是著名教育与人才学研究专家,四川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成都市教育督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美国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师大、华中科技大等十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出版《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牛顿力学的横向研究》《教育人才素质研究》等专著30多部,发表论文300多篇。

查有梁研究员以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讲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诺贝尔奖115年来的整体概况;我对于诺贝尔奖的批评意见;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简介;诺贝尔奖给我们的启示及“钱学森之问”等。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工业家、安全实用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并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的一种奖项。该奖设置了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及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以后又增设了经济学奖和地球奖。中国人获诺贝尔奖至2015年已有13位。但这些美好的设想经不住严峻政治现实的碰撞,已经被西方意识形态左右,退化为西方国家对不符合他们价值标准的政权进行“演变”的政治工具。为此,查有梁研究员阐述了他对诺比尔奖的批评和质疑:即评奖范围有局限性,忽视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名权缺乏公平,没有将个人独创与团队精神结合起来,其中的和平奖有的违背了《诺贝尔遗嘱》等。

査教授最后讲“诺奖”对我们的启示是:专注创新才能成功、博学善良是成功的基础、朴素节俭是成功的美德、“集大成、得智慧、善创新”是诺贝尔成为杰出人才的秘诀。获奖绝不是目的,创新才是我们的追求,如果能够站在“诺奖”获得者的肩上,理解和掌握“集大成、得智慧、善创新”和“大成智慧学”,我们的学校就能够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査教授的报告全面、系统、深刻,报告内容丰富,学术性和科普性兼备,具有独特的见解。特别对“诺奖”的启示和“钱学森之问”也独具真知灼见,使全场的老中青科技工作者深受教育、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