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导读
首页 > 工作动态 > 做实老科技工作者之家  硬化信息交流展示平台——成都市郫都区老科协团队建设新年新举措
做实老科技工作者之家 硬化信息交流展示平台——成都市郫都区老科协团队建设新年新举措

2023年1月30日,传统的春节还没有过完,开年上班第一天,成都市郫都区老科协就召开了摄影季刊《记录》创刊号编辑座谈会。郫都区老科协的摄影家们(老科协影像专委会全体委员和部分会员),离开了膝下的儿孙,兴高采烈地参加座谈会。老科协会长卫志中参加座谈会议并结合2023年的工作对摄影季刊《记录》的编辑提出要求。

这是郫都区老科协自2015年创办会员信息交流报纸《老科协之窗》和诗词作品交流平台《鹃城诗词》刊物以来的第三个交流平台。八年来,《老科协之窗》和《鹃城诗词》以各自每季度一期,每年四期的进度出版至今,已经各自编印了32期。发稿4000余件,被国家、省市级报刊和网站选用500余件。受到了老科协会员的欢迎,故稿源充足,会员们的创作积极性高涨。在此基础上,郫都区老科协通过四川科技出版社编印出版了文集《夕照鹃城满天红》,后会员专著踊跃跟上,文丛编印到13集。

这是郫都区老科协“老科技工作者之家”的重要载体,也是老科协宣传科普文化知识和老科协工作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

影像专委会负责人郑立平、余春林,先后就编辑刊物《记录》所做的具体工作做出说明,对2023年的工作任务具体安排。

座谈过程中,与会者对摄影刊物《记录》创刊号的编辑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

会长卫志中在座谈会上首先对摄影刊物《记录》创刊号的编辑工作给以了充分的肯定,并对策划者郑立平的辛勤劳动表达了充分的感谢。

他继续指出:摄影刊物《记录》的创刊,标志作老科协的工作平台又上了一个台阶。不仅仅是数量上增加了一个平台,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充满科技创新的平台,充满新技术的高端艺术的新平台。充满现代化意识的平台。

他要求说:老科协的摄影家们一是要深入社会基层,挖掘别人看不到的新鲜事物;二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和摄影理论的学习,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来;三是要结合郫都区的实际,为《科创高地,锦绣郫都》锦上添花。

对于摄影刊物《记录》的编辑工作,卫志中要求,一定要突出“影像”的科技性和艺术性特点,突出老科协“老”和“科”的身份特征,围绕区委和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基层实际,用情真意切的余热,既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也要服务于乡村振兴和发展经济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