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前沿 > 重庆小学生获得为“科技创新市长奖”
重庆小学生获得为“科技创新市长奖”

人民网·中国科协新闻网讯 德国小蟑螂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到中国的,它们的习性又是怎么样?怎样既能提高燃气灶的燃烧效率同时又能达到环保的效果……

在日前公布的第4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市长提名奖的人选名单中,南岸区珊瑚中学的王娱和珊瑚小学的曾德宇分别凭借论文“探究外来物种——德国小蟑螂的实验报告”和小发明“新型节能环保燃气灶”入选。这也是南岸区学生第3次入围重庆市“市长奖”。

近年来,南岸区在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开展中硕果累累,成绩斐然。据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以来,该区学生在各种青少年科技竞赛中斩获市级以上奖项近2000个;仅2008年,南岸区中小学生就荣获市级奖励730个、国家级一等奖168个。创始于2006年的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是由重庆市政府设立的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最高荣誉奖,南岸区中小学生目前已有5人获得该奖项。

南岸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是如何开展的?因何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实施素质教育有哪些影响?本报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调查。

动因分析:“文教强区”的必然之举

南岸区是重庆市的“文教强区”:巍巍南山钟灵毓秀,大禹涂山治水传说源远流长;辖区内汇集多所高校,文化积淀深厚;同时,南岸区还有11中、二外、广益中学、珊瑚中学、珊瑚实验小学、南坪小学等多所办学特色突出的“名校”。

2006年,重庆市创设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以激励青少年学生传播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激发创新潜能。南岸区紧贴教育发展脉搏,当年在重庆市区县中率先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区长奖”,以促进该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蓬勃发展。

在南岸区教育部门的有力推动下,科技教育在南岸区中小学发展形势喜人,珊瑚实验小学、辅仁中学、珊瑚中学、长生小学、38中、黄桷垭小学等一批学校成为“科技特色学校”。

2008年,南岸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该区教育部门据此推进“宜学宜教、智汇江南”的南岸教育愿景,提出要让教育成为南岸的“城市名片”,成为南岸建设全国文明城区的“软实力”。

南岸区区长刘宝亚说:“南岸区蓬勃开展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根植于南岸尊师重教的发展沃土,传承于南岸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文化传统,得益于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科技素养,是南岸区教育发展的必然举动。”

机制解读:科学、高效、体现南岸特色

一种良好教育形式的开展,其背后必然有一套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那么,在南岸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是如何开展的?

据了解,在全面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中,南岸区探索出了“一个机制、一支队伍、一批示范、一个保障、一种奖励”的“五个一”工作模式,促进了全区青少年科普教育新局面的全面形成。

南岸区青少年科技辅导站站长邱沛渝介绍说,一个机制,即由南岸区教委、科委、科协、少科站及学校之间建立了一个科普教育管理网络体系,成立了区青少年科普教育领导小组,每年部署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目标、任务,教委组织落实,由区少科站牵头组织各项活动的开展,学校校长及分管校长全面负责实施落实;一支队伍,则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一批示范,即创建一批示范学校,通过创建科技示范学校,调动了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积极性,保障了该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向更高层面发展。

早在1998年,南岸区就率先在全市开展了科技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目前,南岸区有19所中小学被区政府授予“南岸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珊瑚实验小学、珊瑚中学和辅仁中学已创建成为重庆市首批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多年来,南岸区还坚持用好中小学生科技节“平台”,科技节丰富的科技活动既是全区各中小学生的科普大餐,更是检验各学校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效果的有力措施。

此外,南岸区教委还不断加大了对科普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将青少年科普教育经费纳入每年教育经费的预算之中;区政府每年下拨80余万元用于青少年科技教育,并且逐年递增;南岸区政府设立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区长奖,并每年拨出10万元专款用于奖励在科普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

效用评价: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

大到智能机器人、遥控直升机、赛艇,小到一幅科幻漫画、科技论文、一架简单的木质桥梁……青少年科技教育给南岸区中小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光环夺目的奖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并给他们带来了乐趣。

在黄桷垭小学,一架简易的木制“朝天门大桥”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架“桥梁”由若干细细的木条制成了刚竣工不久的朝天门大桥的形状,可以承受40公斤的重量,令人惊奇的是,这架木桥还不到22克!

这是一项名为“木梁承重”的操作实践,需要学生掌握简单的力学原理以及“精湛”的动手能力,这架“桥梁”是由该校两名五年级的小学生作出来的。

在珊瑚中学,我们看到了该校学生设计、组装的“智能机器人”。这些机器人通过预先植入程序,可以完成一些如跨越障碍、搜寻物品等动作,而这些程序的设计、植入,都是学生来完成的。已从该校升入南开中学的第3届重庆市“市长奖”获得者张顺同学说,通过参加机器人竞赛项目,他获益良多,但任何奖项远不及他参与其中得到的乐趣,以及在攻克每一个难题后收获的那份欣喜。

珊瑚实验小学前不久获评“重庆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科技特色教育已成为该校的一张“名片”。近年来,该校获得过“世界杯”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冠军、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一系列荣誉。校长谭劲说,不久前,英国塞弗顿地区师生到学校来参观、交流,珊瑚实验小学学生与英国学生共同完成了一项关于我市长江水质污染状况的调查。调查活动中,珊瑚实验小学小朋友科学素养、动手能力以及探索精神给塞弗顿地区教育官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南岸区教委副主任朱静萍认为,青少年科技教育为南岸素质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学生们学习科学、掌握科学、实践科学,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提高了学生们的科学素养、逻辑思维能力,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效果延伸:助力教育公平均衡

在南岸区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过程中,该区教育部门发现有许多优秀的农村学生和城市贫困家庭的学生对科技活动有爱好和极大的兴趣,但就是因为器材的缺乏被阻挡在科技活动之外。

为了让城市贫困家庭和农村学生也能在科技含量较高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实践,让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作品也能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得到展示,从2006年起,该区就开展对科技项目有兴趣的城市贫困学生和农村学生进行项目器材资助。

这部分学生由于有了器材的资助,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认真刻苦地参加训练,并在训练中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锻炼了实践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长生桥镇光彩小学学生贺新杰获得重庆市“小小科学家”称号,蒋程荣获中国机器人大赛首届ROBOCUP中国公开赛冠军,袁野在机器人世界杯澳门选拔大赛中获小学搜救比赛亚军;峡口镇大兴场小学学生黎鑫发明的“简易汽车幼儿座”、“多功能人字梯”,荣获重庆市第22、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小发明一等奖,南岸区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区长奖;2008年7月,在第5届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竞技与博览大赛上,盲童们用废旧PVC管自制乐器演奏的《光阴的故事》,荣获“和谐美妙的声音”一等奖。

据悉,下一步,南岸区将深入推进科普教育进社区活动,有效整合街道社区科普资源,发挥社区科普资源贴近青少年、贴近生活的优势,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青少年校外科普教育活动。进一步组织好“大手拉小手”活动,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开展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组织专家、学者、科普讲师团深入学校,为广大青少年创造广泛接触科学的机会。

目前,该区正积极扩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建立工作,力求通过青少年科技创新与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联合,实现科技创新与科研实践的无缝对接。